1、 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
2、这些道德模范,却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,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,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平常常的普通人。然而,也正是这群普通人,却用善举诠释着温暖,用平凡诠释着伟大。
3、 不要老叹息过去,它是不再回来的;要明智地改善现在。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。
4、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
5、 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——《论语学而》
6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,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,必须注意到知、情、意、行的统一。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,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。要注重道德认知,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,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,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、意志力。
7、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上场的。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。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。
8、 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——《论语为政》
9、 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
10、 人只要能掌握自己,便什么也不会失去。
11、美好的道德是真金,历经万火锤炼仍不改其灿烂辉煌。败坏的道德要么是污浊不堪的砂石土砾,要么,即使伪装的再好也仅能成为表面挂有一层浮金的仿冒品,只经一火便足以显其不得入大雅之堂的本质。正可谓是: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。
12、善为士者,不武;善战者,不怒;善胜敌者,不与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是谓不争之德,是谓用人之力,是谓配天古之极。
13、 装饰的华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富有,优雅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趣味;但一个人的健康与茁壮则须由另外的标志来识别;只有一个劳动者粗布衣服下面,而不是在一个嬖幸者的穿戴之下,我们才能发见强有力的身躯。
14、知人者智,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
15、 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
16、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;而且,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。
17、 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18、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玻夫唯病病,是以不玻
19、 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——《论语学而》
20、 知道看人背后的是君子;知道背后看人的是小人。
21、 孝弟(tì悌)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。——《论语学而》
22、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?若使民常畏死,而为奇者,吾得执而杀之,孰敢?
23、 你犯错误时,等别人都来了再骂你的是敌人,等别人都走了骂你的是朋友。
24、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;聪明的人不问现在;豁达的人不问未来。
25、 不要过分的醉心于放任自由,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,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。
26、 子曰:“《关雎》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”
27、现代价值观必须摆脱自我与自私的束缚,跨越金钱与名利的栅栏,走出道德沦丧的怪圈,跳出明哲保身的沟壑,才能使道德之花绚烂,才能使助人为乐温暖人们的心。
28、 子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
29、 在人之上,要把人当人;在人之下,要把自己当人。
30、 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31、 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——《论语子罕》
32、 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
33、 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——《论语泰伯》
34、 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,但要谨慎而坚定。
35、 子曰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
36、有生于无。
37、当道德被人所淡忘社会多么广阔,而在道德的背后,却又无处不存在着黑暗。当人类将道德所淡忘,那黑暗的一面也就随之被放大开来。
38、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
39、 古之学者为己(所谓为己之学),今之学者为人。——《论语宪问》
40、 走得最慢的人,只要他不丧失理想,就比漫无目的混日子的人走得要快。
41、持有道德的身份证,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。社会中,很多人从小就进行素质教育。学校就是一个这样的机构,道德观也是每一个人必须树立的。
42、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,最圣洁的心灵,它让人问心无愧,心胸坦荡。有时道德是一种感恩。道德有时是一种爱心。道德,是春天的花儿,是植物的肥料。道德,是一种美德,是一种财富,更是一种智慧。
43、 谎话的人所得到的,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。
44、 君子不器。——《论语为政》
45、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46、现代价值观不能到文艺复兴的个性解放中挖掘,不能到萨特的存在主义中挑捡,不能到卡夫卡的人性异化中剪取,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的广阔背景,吸取五千年的道德精髓。让我们的明天美德随处可见,让看到别人困难却走开的人重新负起助人为乐的责任!
47、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48、 子曰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49、 子曰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,于予与何诛?”
50、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;有名万物之母。
51、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。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
52、 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——《论语为政》
53、 在生活中,动不动就垂头丧气的男人,不是男人,只是男性。
54、有时候我也觉得:社会就相当于一张无形的大网,将好与坏交织在一起,令人辨不清方向。而当“道德”这根“网丝”被抽断,也许人们的生活就将面临着黑暗。而我们更要行动起来,将善良的一面发扬光大,也让道德永记于每个人的心间。
55、必令其狂。
56、 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!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1、从学会说话起,常看到妈妈的道德行为;从上学读书起,常听到老师的道德话语;从成熟长大起,常学着生活的道德方法。道德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。
2、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,我不能腐朽,我愿意燃烧起来!——奥斯特洛夫斯基
3、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>5、要遵守道德,做一个有道德的人,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,认真做好生活中的、一点一滴。
6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为道。
7、 自私自利之心,是立人达人之障。
8、奈何以死惧之?若使民常畏死,而为奇者,吾得执而杀之,孰敢?
9、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
10、道德是一双手,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;道德是一扇窗,窗外是美好的天空;道德是一片天空,它孕育着无数纯洁的心灵。
11、 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,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,应当宽舒一点,以便于工作和运动。
12、 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——《论语雍也》
13、 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历览古今多少事,成由谦逊败由奢。
14、希望我们都可以领悟道德的真谛,并且如人们所愿:让美好锦上添花,让腐朽化为神奇。
15、 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——《论语子罕》
16、伸出你的手,足以使一个生命苏醒;停住你的脚,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现。
17、 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——《论语卫灵公》
18、 子曰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‘思无邪。’”
19、道德准则是这样说的,道德是建立人与人良好关系的桥梁。你若没有道德,那么你就只能招来别人的厌恶。
20、勇于不敢则活。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天之所恶,孰知其故?
21、 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22、 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——《论语为政》(温故知新)
23、 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——《论语子路》
24、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25、大器晚成。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26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27、在社会中穿梭忙碌的人们,身上一定要需要两种最重要的东西,一种是知识,而另一种是道德。如果说知识是进入社会,贡献社会的法宝,那么,道德就是立足于社会的身份证。没有道德,就不能在社会中生存。
28、不如守中。
29、 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——《论语里仁》
30、 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——《论语里仁》
31、功成而不处,其不欲见贤。——老子
32、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33、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
34、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——《论语宪问》
35、 益者三友: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。——《论语季氏》
36、 孔子谓季氏: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”
37、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
38、 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39、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